深圳市华典智慧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深圳北站汇隆商务中心一号楼9楼
总机:0755-29484600 15019285948
邮箱:mail@huadior.com
华为IPD中的“3大流程”是什么?
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14日 信息来源:华典智慧 浏览:2601
华为从2002年开始在公司全面推行IPD体系中的产品开发流程,同时开始建设其他流程和管理体系。其中市场管理流程和需求管理流程是最重要的两个流程,加上 IPD产品开发流程,被称为“IPD的3大流程”。在IPD体系发展过程中,在这“3大流程”基础上,不断衍生出很多其他流程,最重要的是战略规划、技术规划和技术开发流程,加上需求管理、产品规划、 产品开发,被称为IPD的“6大模块”。
1、市场管理流程
市场管理(MM)流程是确保华为“做正确的事”的核心方法论和流程,是IPD产品开发流程的上游流程。MM流程的输入是:市场信息、客户反馈、竞争对手信息、技术趋势、现有产品组合等,通过理解市场、市场细分、组合分析、制定/融合业务战略和计划,形成组合策略和路标规划。在管理业务计划和评估绩效阶段,通过项目任务书启动IPD流程。
2、需求管理流程
需求管理流程(RM)作为支撑流程为MM和IPD提供输入,让市场管理流程、产品路标规划和产品开发“瞄准靶心”。 需求管理流程分为收集、分析、分配、实现和验证5个阶段。其中需求收集、分析、分配主要在产品规划、项目任务书 (charter)开发(很多企业也叫产品定义)、IPD流程的概念阶段进行,实现和验证阶段流程主要在IPD产品开发流程中实现,所以,需求管理流程和MM流程、IPD产品开发流程是并行的。 实际上,无论是否有公司层面的独立需求管理流程,MM和IPD流程都需要进行需求的收集、分析等工作,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管理流程 是MM和IPD的支撑流程。
华为公司的独特之处是在集团公司、3大业务群、各个产品线、子产品线分层分级统一建设端到端的需求管理流程,把来自各方面的需求 汇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,让它们“无处可逃”,实现以客户为中心。进一步细化产品设计方案,包括产品的技术架构、模块划分、详细功能规格等。制定项目计划,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、时间节点、资源需求以及关键里程碑。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制定,识别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的风险因素,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3、IPD产品开发流程
微观的IPD指的就是IPD产品开发流程,简称“IPD流程”,在华为也叫“小IPD”。IPD流程的起点是项目任务书(charter),终点是产品上市结束(GA)。相对MM流程,IPD流程结构化程度更高。华为的IPD流 程分为概念、计划、开发、验证、发布和生命周期管理6个阶段)。IPD流程强调按投资决策标准对产品开发进行分阶段评审。华为的IPD流程共设置了5个决策评审点(DCP)。
(1) 项目任务书(charter)DCP,简称charter DCP。
(2) 概念(concept)DCP,简称CDCP。
(3) 计划(plan)DCP,简称PDCP。
(4) 可获得性(available)DCP,简称ADCP。
(5) 生命周期终止(life end)DCP,简称LDCP。 DCP是基于投资的决策,DCP的评审材料准备由PDT准备,IPMT做决策。为了确保产品交付质量符合客户需求,华为设置了7个TR,TR是由PDT内部组织的针对产品包成熟度的评审。 IPMT和PDT两个团队是产品开发流程的“主角”,IPMT负责对产品投资进行决策,PDT负责具体的产品开发。
在华为IPD体系推行过程中,已把IPD抽象提炼为一种创新方法论,不仅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,还拓展到技术研发、变革管理、项目管理等领域中。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产品开发,包括硬件设计、软件开发、测试等工作,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,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,与相关部门协同,如采购部门确保物料供应,生产部门准备生产流程等。